
“双一流”高校研究生规模一览 清华、北大都不是第一
??上一篇推送中,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了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相关信息,很多人还是非常关注的,所以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探究一下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内容。
2017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三部委联合公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之后”双一流”大学可以说是成为了国内高校中最受瞩目的”小团体”,”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2018年,这三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双一流大学要适度扩大研究生规模。
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历史使命,决定了要扩大这42所高校的研究生规模。纵观全球各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均为研究型大学,即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
所以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先要建成一批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那么各高校研究生规模就成为表征高校研究型大学建设程度的重要指标。
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校规模,以此了解一下各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整体状况。
(注:因官网公布的数据详尽
程度不同,所以有些高校的人数可能包含非全日制研究生)
小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各高校的官网上找到了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如果有数据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谅解,并且指正。
虽然各院校的数据统计时间点不同,以图表中的直观数据比较可能会有所偏差,但是基本上也能反映出大体的情况。
从整体数据来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25所学校的研究生比例超过了40%,已逾半数;13所高校研究生在校人数占比达到了50%以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比例甚至高于60%。
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尤为突出,研究生占比为69.2%。它所处虽非一线城市,却在我国教育领域熠熠闪光;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办学规模不大,从表中数据来看甚至”吊车尾”,但是”浓缩的都是精华”啊,不愧是”中国科技英才的摇篮”。
清华、北大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顶尖代表,自然是全面发展,高层次进阶人才的培养一样跟进,两校研究生规模相近,人数都超过了2万,清华已达到3万多,但人数占比上基本在伯仲之间。
东部、东南地区的高校规模都较为均衡,人数占比上基本在50%左右;华东师范大学和数据统计为同一时间点的几所高校比,可以说很出众了,可见地域条件的影响是占有很大一部分的。
说到地域因素,就不得不提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了。我国地域板块辽阔,各地区发展程度不一,但是并不代表教育也是如此。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4所高校,可以说是能代表西北地区高校的”实力派”,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上,虽说不比北上的很多学校那般突出,但研究生人数的平均占比也触线40%;
尤其是西安交通大学,刚刚超过4万的在校人数,近2万人的研究生规模,拉高了西北地区的整体水平。
东北三省的4所,办学规模上都比较喜人,但是研究生在读人数就稍有些差强人意,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大。
中部、中南地区的几所高校,这么看来都还”中规中矩”;郑州大学或许是因为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再加上在校生规模庞大,最后研究生比例便不太尽人意。电子科技大学在周围一众的”邻居”中很是显眼,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研究生占比超过50%的高校。
总的来说,42所”双一流”高校在研究生的培养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光如此,各高校间的规模也存在很大差距,小编觉得,这也是各高校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之一吧。
(数据、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关注”在言高校”,get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